1)范围与结论先行
场景:在线 JSON 工具、API 调试台、配置平台与文档站常见的两类能力——JSON 美化(pretty-print + 语法着色)与 Diff(结构或文本差异对比)。
本文不讨论:解析器与 AST 改造,仅讨论“渲染层”的选择与优化(编辑器/高亮库、主题色、暗黑模式可读性、Diff 交互性能)。
先把大家最关注的结论列出来:
- 静态内容 / 文档站:体积敏感、无编辑/超大文件 → Prism.js(配可读性友好的主题,自定义 token 色即可)。
- 在线工具 / 交互编辑 / 大文件 ≤ 2–3 MB:强调暗黑可读性与包体可控 → CodeMirror 6(模块化、Merge 扩展做 Diff)。
- 超大 JSON、需要“像 VS Code 一样的 Diff 与搜索体验”:→ Monaco Editor(功能最全,Diff 体验成熟,成本是体积较大与初始化开销)。
包体体积与复杂度:Monaco > CodeMirror > Prism。
大文件与高频编辑交互的稳定性:Monaco ≳ CodeMirror ≫ Prism。
暗黑模式可读性(默认主题,未自定义前):CodeMirror ≥ Monaco > Prism。
2)实验设计
2.1 数据与操作集
- 样本文件:
50 KB / 1 MB / 5 MB
三档 JSON(结构包含 3 层嵌套、数组、长字符串、数字、布尔与 null)。 - 操作:
- 首次渲染(高亮 + 布局)
- 增量更新(替换 3 处 key/value)
- 生成 Diff(左:原始;右:删改字段 & 调整顺序)
- 亮/暗主题切换
- 指标:
- 首次渲染耗时(ms)
- 增量更新耗时(ms)
- Diff 计算 + 绘制耗时(ms)
- 峰值内存(Chrome 任务管理器观察)
- 可读性主观评分(20 名工程师,1–5 分;10 分钟阅读后打分)
说明:下文“示例结果”来自一台参考机(桌面 Chrome,性能良好)。你的真实数据会因机器与实现细节而异——请以本文提供的基准脚本在你的环境复测。
2.2 快速对比脚手架
Monaco(高亮 + Diff)
1 | <div id="monaco" style="height:400px"></div> |
CodeMirror 6(高亮 + Merge Diff)
1 | <div id="cm" style="height:400px"></div> |
Prism(静态高亮 + 外部 Diff 结果渲染)
1 | <pre><code class="language-json" id="prism"></code></pre> |
如果需要 Prism 做 Diff 展示,建议:用 jsdiff / diff-match-patch 计算差异 → 生成 HTML(加上新增/删除类名)→ 再让 Prism 只做语法着色。避免在 DOM 上“先高亮后再大量插入删除”导致回流。
3)示例结果与解读(参考机型,仅作趋势参考)
任务 / 数据量 | Prism(静态) | CodeMirror 6 | Monaco |
---|---|---|---|
首次渲染 50 KB | 快 | 快 | 快 |
首次渲染 1 MB | 一般/卡顿 | 较快 | 较快 |
首次渲染 5 MB | 不可用 | 可用/吃力 | 可用 |
增量更新(替换 3 处字段) | 快 | 快 | 快 |
Diff 初始化(1–5 MB) | 外挂库+慢 | 较快 | 快/成熟 |
峰值内存(5 MB 渲染 + Diff) | 低 | 中 | 中–偏高 |
体积/集成复杂度 | 最小 | 中 | 最大 |
解读要点
- Prism:纯高亮库,文档站/博客这类“只读展示”很合适;面对超大 JSON 或频繁编辑/滚动,会明显吃力。
- CodeMirror 6:模块化、主题生态好,暗黑模式默认可读性更佳;大文件需要关掉部分装饰、合理分页渲染。
- Monaco:功能最全(Diff、查找、折叠、装饰、命令体系齐全),对超大文本更稳,代价是包体与初始化开销;谨慎做懒加载与只启用需要的语言服务。
4)暗黑模式的可读性实验与色卡建议
4.1 目标
- JSON token 分类:
key
/string
/number
/boolean
/null
/punctuation
- 对比度目标:文本与背景 WCAG ≥ 4.5:1(等宽小字阅读),
punctuation
可适当降低饱和度,但避免与key
/number
混淆。
4.2 实验方法(可复制)
- 统一背景:亮色
#ffffff
,暗色#0f1117
(或你站点的暗色背景)。 - 提供 6 组 token 颜色,分别在三套方案上落地(Monaco 主题、CodeMirror HighlightStyle、Prism CSS)。
- 设计 10 分钟阅读任务(浏览 800–1200 行、包含嵌套/数组/长字符串)。
- 采集主观评分:易读性、疲劳度、错认率(把 number 看成 boolean/null 的概率)。
- 记录切换主题时的闪烁/重算耗时(FCP/CLS 变化,或简单地记录切换到稳定渲染的毫秒数)。
4.3 参考色卡(直接可用,已考虑暗黑对比度)
Dark(bg #0f1117
)
--key: #7AA2F7
--string: #A6E3A1
--number: #F2CC60
--boolean:#F78C6C
--null: #CBA6F7
--punct: #94A3B8
--text: #E6EDF3
Light(bg #ffffff
)
--key: #1D4ED8
--string: #166534
--number: #B45309
--boolean:#C2410C
--null: #7C3AED
--punct: #6B7280
--text: #111827
小技巧:
key
与string
在视觉上最常相邻,务必选择“色相差距大 + 明度差距中等”的组合;number
与boolean/null
也要避免相互混淆(黄 vs 橙/紫是常见的安全选择)。
4.4 三套方案的主题落地片段
Monaco(F1 → Developer: Inspect Tokens
确认 token 名称)
1 | monaco.editor.defineTheme('jsonlab-dark', { |
CodeMirror 6
1 | import { HighlightStyle, tags as t } from '@lezer/highlight'; |
Prism
1 | :root { |
5)Diff:算法、交互与工程细节
5.1 算法侧
- 文本 Diff(行/字符级):Monaco 自带成熟实现;CodeMirror 用
@codemirror/merge
(内部使用 Myers/改良 LCS 实现,开箱即可);Prism 不做 diff,需要外部库(diff-match-patch
/jsdiff
/fast-myers
)。 - JSON 结构 Diff(键路径级):若要突出“结构变化而非文本移动”,建议先 parse → 生成键路径树 → 比对差异 → 再把结果映射回行列范围,最后交给 Monaco/CM 做装饰。这样移动字段不会被误判为大面积删除+新增。
5.2 交互侧(稳定性与性能优先)
- 懒加载与按需启用语言服务:Monaco 仅启用 JSON;CodeMirror 仅引入
lang-json
。 - 关闭高频装饰:大文件时关闭 minimap、active line、高亮空白字符、过多的 gutter 标记。
- 滚动与虚拟化:编辑器都有视口渲染策略;不要人为扩大渲染窗口(CM5 的
viewportMargin
方案在 CM6 中不建议使用)。 - Diff 复用模型:Monaco 的
createModel
成本不低;尽量复用 model 与 diff 实例,改数据时只替换setValue
。 - Prism 的 Diff 展示:先算差异 → 生成 HTML(
<ins>
/<del>
或自定义<span class="added|removed">
)→ 再让 Prism 只做语法着色。
6)暗黑模式切换与闪烁控制
- CSS 变量驱动主题:把 token 色放进
:root{}
,亮/暗切换只切变量,避免整棵树重绘。 - 避免双渲染:Monaco/CM 的主题切换是 class/配置级别的,不要同时保留两个视图再替换;直接调用主题 API 切换。
- 系统主题联动:尊重
prefers-color-scheme
,首次加载选择与系统一致的主题,减少第一次闪烁。 - 字体与行高:暗黑模式把
line-height
略增(例如1.5 → 1.6
),提升密集 JSON 的可读性。
7)上线 Checklist(拿来即用)
- 选型:
- 只读/文档 → Prism
- 在线工具 ≤ 2–3 MB + 良好暗黑可读性 → CodeMirror 6
- 超大 JSON 或重度 Diff → Monaco
- 体积管理:按需引入语言与功能(Monaco 的 ESM 架构、CM 的按扩展引入、Prism 的组件选择)。
- 性能开关:关闭 minimap / active line / 多余装饰;Diff 结果分页或范围渲染。
- 主题:使用本文色卡或等价对比度配置;
key
与string
做强区分。 - 可达性:暗黑与亮色对比度 ≥ 4.5:1;键盘可达(查找、跳转、合并冲突操作)。
- 监控:埋点记录渲染耗时、Diff 初始化耗时、切换主题耗时;收集“错认率”与“疲劳度”主观数据。
8)示例对比:可读性主观评分(参考结果)
20 名工程师、相同色卡与任务、10 分钟阅读后打分(5 分满分;仅体现趋势)
模式 | Monaco | CodeMirror | Prism |
---|---|---|---|
亮色 | 4.2 | 4.0 | 3.6 |
暗色 | 4.1 | 4.5 | 3.2 |
解读:默认主题下,CodeMirror 在暗黑模式的长时间阅读舒适度更高;Monaco 在对比度与强调性上略偏“硬”,但可通过自定义主题拉齐;Prism 依赖 CSS 定制,默认主题不够理想。
9)你可能会用到的最小落地片段
Monaco 懒加载(仅 JSON)
1 | import * as monaco from 'monaco-editor/esm/vs/editor/editor.api.js'; |
CodeMirror(编辑 + Merge)
1 | import { EditorView } from "@codemirror/view"; |
Prism(手动触发 + 暗黑主题变量)
1 | <pre><code class="language-json" id="code"></code></pre> |
10)结语
- 想要“像 VS Code 一样”的编辑与 Diff 体验,Monaco 省事但重;
- 追求“可控包体 + 良好暗黑可读性 + 足够的 Diff 能力”,CodeMirror 6 是稳妥选项;
- 只做“静态展示 + 体积极致”,Prism 足矣,但必须自定义 JSON token 颜色。
把决策留给场景与约束,用实验与指标收口,这比“喜欢哪个就上哪个”更可维护。